家園導讀
后坑垃圾壓縮中轉站即將實施升級改造,改造后它壓縮轉運垃圾的能力將由目前的每天600噸提升到每天2000多噸,確保廈門島的垃圾日產日清。廈門環創助力垃圾破碎機廠處理生活垃圾
目前廈門島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量達2000多噸。這些垃圾除了一小半送往后坑垃圾分類處理廠和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外,每天有約1700噸的生活垃圾要在后坑垃圾壓縮中轉站經過壓縮后,由大型集裝箱牽引車運送到位于翔安新圩的東部固廢中心進行無害化處理。也就是說,后坑垃圾壓縮中轉站一天也不能休息,否則廈門島就會陷入垃圾圍城的困境。然而,建于1998年的后坑垃圾壓縮中轉站設計日處理量只有600噸,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轉的狀態。每到轉運高峰期,都可以看到垃圾運輸車輛在轉運站排成長龍,甚至一直排到大路上。不僅處理能力捉襟見肘,由于建設較早,它的設計標準也較低,工藝設備相對落后。為此,我市計劃對這個重要的環衛設施進行全面升級改造。
根據初步設計,新的后坑垃圾壓縮中轉站要打造成國際一流的垃圾轉運站,它不僅要配備先進的工藝設備,還要建成園林式的轉運站。它的垃圾轉運能力將提升到每天2000多噸,滿足島內生活垃圾的轉運需求。不僅如此,轉運站還要專門配備餐廚垃圾的轉運系統,為我市建立餐廚垃圾收運、處理體系,提供必要的轉運保障,預計每天可以處理500噸餐廚垃圾。 升級改造工程不會影響轉運站的正常運轉,目前工程已經進入前期階段。
來源:廈門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