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型號搜索 |
|
|
|
|
固廢回收再生線 |
|
|
|
環創(廈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總部 固定電話:0592-5029670 公司傳真:0592-5029673 電子郵件:info@hcwater.com 公司網站:www.hcsolidwaste.com 總部地址:廈門市軟件園二期觀日路22號 工廠地址:廈門市同安區五顯鎮五顯路666號
水下固廢事業部 電話:0592-5029670-8010 手機:18106931703 QQ:1622161573
|
|
|
|
行業資訊 |
|
|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產業的必然發展趨勢 環創廈門科技 |
編輯:環創科技 發布日期:2015-1-14 17:24:16 |
|
|
|
根據對我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產業現狀的分析,結合發達國家這一產業發展的現狀和發展經歷,我認為我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產業將會有如下幾方面的明顯趨勢。 呈跳躍式發展 由于我國經濟還處于發展階段,相應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產業的規模和能力還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但是隨著經濟總量達到相應的程度和社會各界對生活環境改善需求的提高,我國在隨后的幾年將會使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產業出現跳躍式的發展。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我國將在2015年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其它城市達到90%以上,縣城達到70%以上。據此,全國新增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能力58萬噸/日,與“十一五”末現有設施相比,增加近150%。 另外“十二五”期間還將增加生活垃圾轉運能力45.7萬噸/日,運輸能力45.7萬噸。因此,需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投資1730億元,收運轉運設施建設投資351億元,而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總投資將達到2636億元。與“十一五”相比,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投資額將增加3.7倍。 與此相對應,我國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產業規模將會大幅度提高。我國目前生活垃圾單位處理成本是77元/噸;前已述及,日本垃圾平均單位處理成本為3.57萬日元/噸(約合人民幣2500元/噸),是我國垃圾單位處理成本的32.5倍。日本垃圾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總支出1.52萬億日元,占當年日本GDP的0.32%。按照如此比例(以2010年為基數)估算,我國用于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的費用應該達到1283億元。 當然由于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如此直接采用國外成本指數進行估算是不合理的,但是通過對比可以看出我國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水平的差距。考慮到我國經濟技術發展水平下的合理成本和污染控制成本的適度提高,到“十二五”末我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設施運行維護總成本達到330億元這一水平時可以接受的。這一垃圾處理處置總成本的估算規模與2010年實際支出相比提高了近2.5倍。如果考慮到其帶動的產業上下游影響,市場規模應該會更大。 關于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產業,到2010年,我國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546座,擁有處置能力17795噸/日(按照每年工作日300天折算年處置能力為533萬噸/年),實際處置危險廢物181.2萬噸,綜合利用150.0萬噸,合計331.2萬噸,其運轉負荷率為62%。集中處置設施的年運行費用為38.88億元,單位成本為1174元/噸。如果現有處置能力運轉負荷率達到90%,則這一行業的經濟規模將達到56.3億元。 但是前已述及,環境統計的危險廢物產生量約為1587萬噸(2010年),而實際上的產生量應該在5000至6000萬噸之間。如果按照這一數字進行估測,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應該達到4萬噸/日(1200萬噸/年)左右。也就是說,我國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產業市場還有較大的開發潛力。如果要達到這一處置能力,還需要投資230億元,同時這一產業的營業規模(集中處置設施的年運行費)應該達到240億元以上。這與2010年數字相比要增長5.2倍。 所有這些都沒有考慮企業自行處置設施的改造和完善。鑒于目前對于處置設施管理采用的是“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制度”,而企業自行處置的設施還沒有完備的管理手段。隨著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的強化和許可證制度的改革,企業自行處置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市場將會逐漸顯現。如果按照企業自行處置危險廢物量占總產生量80%估測,同時總產生量按照6000萬噸/年計算,50%處理能力的建設和改造就需要1000億元的投資。 突破區域限制 目前無論是生活垃圾還是危險廢物,其處理處置服務范圍都還基本局限在所在的行政區劃內。造成這一局面的是我國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度和環境保護屬地管理制度,另外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政管理決策者,都還沒有將固體廢物處理處置作為產業看待。還有原因就是處置能力的嚴重不足,為保證本地區的基本需求,各個地區所有的設施難以向其他地區開放。 但是跨區域專業化集中處置正在逐步成為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的趨勢之一。前已述及,美國2009年美國專業處理企業處理危險廢物728萬噸,其中384萬噸是跨州處理,占總量的52.7%;2009年運輸危險廢物614.5萬噸,其中355.6萬噸是跨州運輸,占總量的57.9%。這說明在美國跨州運輸處理危險廢物已經成為主要的處理方式。 同樣日本也在開展所謂的“廣域處分”的跨區(本都道府縣外)最終處置。究其原因是因為填埋場資源的匱乏,有18%的地區沒有填埋場造成的。2010年全國共有29.6萬噸生活垃圾及其焚燒灰渣被送到本地區以外地區進行最終處置,占最終處置量的6.1%;如前所述,日本還實行了“廣域再生利用指定制度”,2010年認定了187家企業跨區域收集利用了50.2萬噸工業固體廢物。 在我國,由于各種原因,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場所的選擇和建設受到極大的限制,如果局限于本地區處理處置所產生固體廢物,將會出現很多障礙。因此將固體廢物處理處置作為一個新興產業處理較大范圍區域內產生的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將會成為一個新的動向,甚至可能成為發展趨勢。如在我國南方某城市就在討論將所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預處理后作為RDF運到另外的地區進行焚燒并回收熱能。實際上在國外大部分利用生活垃圾生產RDF進行熱能回收的項目大部分都實際是在進行異地處理。 除了由于設施建設的原因之外,通過專業化處理以提高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和無害化水平是進行固體廢物跨區域處理得更好理由。特別是危險廢物,由于具有產生量小、成分復雜的特點,如果局限在本地區內處理處置,將會造成處理成本高、再生利用水平低等后果。如果欲提高綜合利用水平,可以采用廣泛建設收集、預處理和分類轉運設施,將分類預處理后的廢物運送至相應的再生利用工廠進行再生回收。另外有些廢物處理難度較大,產生量極小,無法在本地區內建設專用設施進行處置。這一做法已經出現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實踐案例,如全國各地的PCBs廢物都運到天津和沈陽等地進行專業化處置。 阻礙這一趨勢發展的除了體制的局限之外,目前席卷全國的“鄰避”(NIMBY,Not In My Back Yard)思潮將會是最大的制約因素。但是隨著市場化開放程度的提高和污染控制水平的強化,這一趨勢是有可能出現的。 發展協同處置 共處置(或稱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是解決固體廢物處置難題的一個重要思路,特別是利用建筑材料工業利用、銷納大宗工業固體廢物是解決工業固體廢物處置難題的最有效的方法。同時利用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作為替代能源來處理利用也是其有效、無害化處置的重要方式。例如,水泥生產所用的各類原、燃料都可以在固體廢物中找到相應的替代物。 從理論上講,1噸水泥可以利用銷納1.4噸固體廢物作為替代原料,2011年我國水泥產量已經超過20億噸,相應就具有利用、銷納24億噸各類固體廢物的能力。而水泥行業是耗煤大戶,年消耗煤炭約2億噸,如果其中50%由固體廢物作為替代燃料,則可以處理利用1億噸包括危險廢物在內的有機廢物。雖然目前我國水泥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頂端,將會出現下滑的趨勢,但是其巨大的容量是無法忽視的。另外水泥行業競爭激烈,而處理各類固體廢物將會成為水泥企業維持生存的重要籌碼,甚至成為新的行業發展增長點。 除了水泥工業,建材行業的其他領域,如墻體材料(磚瓦和石膏板)、骨料、基材等生產都可以利用、消納各類固體廢物。如果可以緊密合作,建筑材料制造業可以處理利用和消納全國固體廢物總量的一半以上。 除建筑材料之外,很多行業都可以甚至已經開始利用本行業設施開展了固體廢物利用處理。如利用煉鐵高爐處理鉻渣和廢塑料、煤焦油、含鐵礦渣和礦砂,利用電廠鍋爐處理污水廠污泥,等等,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充分開發工業窯爐進行危險廢物和有機廢物進行共處置,將會是固體廢物產生者、處理者和共處置設施擁有者的三贏局面。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有關固體廢物共處置的實踐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期待在有限的未來有長足的發展。 |
|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