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6月6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未來十幾年,城市居民產生的垃圾數量以及處理這些垃圾所需的成本都將急劇增加,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最為嚴重,改善垃圾管理將變得日益緊迫。
報告指出,從現在到2025年,城市居民產生的垃圾量將急劇增加,從目前的年均13億噸增加到年均22億噸,增加部分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快速成長的城市;固體垃圾管理的年均成本預計將會從目前的2050億美元增加到3750億美元,低收入國家的管理成本上升最快。
世界銀行金融、經濟學與城市管理部首席城市專家霍恩維格(Dan Hoornweg)表示,固體垃圾的迅速增加與城市化進程和收入有關,在一個國家變得更加城市化、其人口變得更富裕的同時,對于塑料、紙張、玻璃、鋁等無機材料的消費也隨之增加,從而產生更多的垃圾,因此,在處于迅速發展過程中的中低收入國家,固體垃圾問題尤為嚴重。認為目前中國面臨著固體垃圾增多的巨大挑戰,越南、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垃圾數量也迅速增加,巴西、印度等國家的垃圾增長稍滯后幾年;最終,撒哈拉以南非洲將成為產生垃圾最多的地區。
報告認為,改善固體垃圾管理是最有效途徑之一。在低收入國家,固體垃圾管理往往是城市最大的單一預算項目,也是最大的用人單位之一。一個不能有效管理固體垃圾的城市,很少能夠管理好衛生、教育或交通運輸等更復雜的服務。
報告建議各國制定綜合垃圾管理計劃,減少垃圾數量,增加回收和循環利用,特別是通過宣傳教育、價格機制、優惠政策等多種手段,鼓勵公眾轉變行為方式,為改善垃圾管理作出貢獻。